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新闻 > 正文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今年尝试NBA选秀的崔永熙可谓是全村的希望。现在距离小崔做出决定后已经过了有一个月,他这条选秀之路走得怎么样?

从阶段性的成果来看,参加了G联赛精英训练营却没有获得芝加哥联合试训名额,这有些令人失望。

G联赛试训的第一场比赛,小崔打了12分钟,4投2中拿到5分1篮板2抢断1盖帽,三分线外2投1中。

第二场,小崔的出场时间上涨到18分钟,但是进攻效率降低了。他7投2中拿到4分2助攻,并且三分线外4投0中,还有2次失误。不过,小崔防守端的表现倒是可圈可点,18分钟贡献了1抢断2盖帽。

两场比赛数据换算下来,小崔场均1.5断1.5帽,这种1+1的防守数据基本上就是防守悍将的标配。

比赛的真实情况也符合这样的论断。至少在我看来,小崔在防守端呈现的内容,是远比进攻端要充实的。不夸张地说,这方面他在同级别球员里是拔尖的,已经是准nba ready的级别了。

网上流传很广,也有很多人看过的小崔这两场比赛的单独剪辑,其实并没有充分展示出小崔在防守端的含金量。至少我在看完集锦和逐一回合看完录像之后,对小崔表现的评价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集锦呈现的信息量并不够多,只是简单呈现单回合的镜头动作并不能让观众或读者接收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你只能粗略地判断这回合是防下来了还是没防下来,但没法再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比如,当小崔防下来一个回合,那么他防下来的是谁呢?这个被防住的球员水平如何?他对小崔的威胁有多大?这个防成的回合含金量有多少?

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评估一名球员表现时,需要考虑的东西。你打野球的时候也体会得到——毕竟,防下来一个学生,和防下来一个成年人,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次,集锦往往侧重于得分、抢断、盖帽这些有实质性数据产生的回合,那些并不产生防守数据的回合,往往也不会出现在集锦之中。

我们不妨先捋一捋这两场比赛里,小崔每一个防守回合都做了些什么。这有助于我们对他的表现有一个基础的整体印象。

经我手动统计,G1小崔总共有9次被对手直接挑战,而只有3次被对手或直接得分或直接罚球得到收益。而G2,小崔被对手直接挑战8次,其中只有2回合形成了得分。

也就是说,小崔两场比赛下来的防守战绩是17次对位12次防成,从数据上已经是非常值得认可的表现。

然后,我们可以看看他每个防守回合对上的选手,来评估这些防守回合的含金量究竟几何?

G1小崔的头两次防守回合,面对的是2米03的点燃队跳跳男巴巴卡尔-萨内,他虽然三分投射不稳定,但在G联赛也有场均10分的水平。而他两次攻击小崔都无功而返,其中一次想凭借接球后的惯性直接突破小崔,但小崔防守做得很好。

首先,他没有被萨内连贯的接球晃动甩掉防守位置,其次在萨内启动时就已经提前踩住了防守位置,完全堵住了萨内的行进路线,并用身体施压逼迫萨内停球。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满分的防守回合。

然后,对方的后卫开始通过掩护制造错位攻击小崔。小崔的第3个防守回合就是换防到恩佐-普林,他是身高1米93、场均15-18分级别、拿到过赛区一阵的NCAA大五后卫。

但小崔并没有被普林军训点名,反而从比赛的动态可以看出,小崔的防守动作都要先于普林做出,使得普林无法获得顺利的投篮空间,只能转而用高难度的打法完成出手,然后以打铁结束。

这场比赛还有类似的回合,而小崔在每次换防到小后卫时表现都不错。他三次错位面对普林,只被普林进了一球,而这个球还是小崔已经防到位了,却还是被进了的“神仙压哨球”。

而两次换防到前四星高中生南苏丹后卫加伟-杜尔时,小崔也只是被进了一球。

这球防成后,小崔还快下跟进命中一个追身三分球

不难看出,即便是更高级别的赛场,小崔面对那些身高尺寸和运动能力不能完全碾压自己的球员时,他在防守端一般都能占据上风,能够通过身高和臂展去延误和限制对手。

这一回合,小崔连续执行了换位防守,而他做好了自己的工作

收缩帮助队友协防+换位后卡住大个子保护篮板

也就是说,一般的后场球员想要单挑小崔是不那么容易的。只有遇到那种尺寸明显比自己大一号的霸凌式对位,小崔才会显得有些乏力。

比如这一场就有换防到身高2米11的前五星高中生兼全美最佳大前锋之一的贾林-史蒂文森,在小崔已经提前到位的情况下,还是被对手造成犯规了。

如果说G1的小崔展示出了单防怪的底色,G2的他则是继续贯彻了这件事情。

1米98、场均19.4分的AEC赛区最佳球员,大五前锋克拉伦斯-丹尼尔斯在小崔面前找不到突破的空隙,只能干拔打铁。

1米93的前五星高中生、场均18分级别的大四后卫克莱布-勒夫,则是在一对一的对话中被小崔直接不失位扇帽。

但和G1不同的是,这场比赛他除了继续着出色的单防效率,还润色了整体防守的部分,这是在G1没有完全向球探展现的东西。

G2的小崔让大家看到了他出挑的防守位置感,他协防轮转的意识和判断可圈可点。无论是收缩帮助队友保护篮下,还是外扩对处于空位的投篮人进行补位干扰,几乎都能及时到位,没有纰漏。

你很难说克莱顿这次传球失误和小崔的刷卡协防没关系

身高1米88、场均17.6分的大三后卫沃尔特-克莱顿,有两次在甩掉自己的防守人后的突破攻框,都被及时拍马赶到的小崔化解。

其实有一点很值得拿出来说——那就是整个G2,小崔并没有在运动战中丢分。

他在防守端丢分的两个回合,一个是造进攻犯规失败让对手上罚球线,另一个则是单防时被吹犯规了,可他的防守位置没丢,观感上其实防的很到位。

而他防的人是身高1米98的,场均16.3分、包揽CUSA赛区MVP+DPOY的大五前锋以赛亚-克劳福德,并非无名之辈。

还有,在一些更难以被注意的细节处,小崔也给到了坚实的内容。比如在投篮不进之后他能够立刻退防进行延阻,破坏对手的快攻;

还有他时刻准备着封堵传球,总能出现在干扰对手投篮的位置上......

这些东西其实在集锦上很难充分体现,细碎的剪辑缺少前因后果的延续性,在内容的转述上难免会失真,这就无法要求集锦能够充分传达出球员在实际比赛里所扮演的战术角色,也没办法体现出他在比赛里产生的影响力。

有一点是容易被忽视的——G1的第4节决胜时刻,小崔是在场上打的,而且防守端是有显著贡献的。G2的小崔虽然没有打到最后,但在进入垃圾时间前的高强度时段,他也是在场上的。他被换下的时候,球队已经快落后20分了。

这其实可以说明一件事——小崔在这次训练营并不是走过场。由于小崔的防守强度,教练是愿意把他放在场上,甚至让他扮演决胜阵容的一员。

而这是集锦没办法告诉球迷的东西。

但是,小崔最终并未获得参加芝加哥联合试训的资格,这是因为他的防守并没有好到可以令球探们忽视他进攻端暴露的问题。

今年3月份,我们做过一期崔永熙的球探报告,这篇报告里指出——“小崔的运球基本功不够熟练,这让他的运球突破不那么灵光”。

(撞了墙的崔永熙,还能成为"国产伦纳德"吗?)

这件事情在G联赛两天的集训里也集中暴露了,每当小崔有机会自主处理球时,结果往往都是被防守压迫,然后慌忙出球结束。

相比之下,同队的华裔加拿大后卫哈维安-李在处理球就从容自信很多,并且更有想象力,他能通过传控运调动防守。

而哈维安-李的身体素质显然不如小崔,所以这肯定不是很多人所说的身体素质的问题,就是技术和基本功方面与国际平均水平脱节的问题。

面对防守压迫,小崔不是控制球突破对手,而是被防守赶着走

运球做动作一被压迫就容易失误,这个回合太减分了

小崔在进攻端给人的观感是过于拘谨,他处理球不够大胆,这是对自己基本功不够自信的表现。只要受到防守的逼抢,球就像烫手山芋一样交出去了。这一点其实很不讨喜。

这球意识到位了,但处理球的时候给人感觉实在太慌张了

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是不认识崔永熙的海外球探,你拿到崔永熙的球探报告,上面写着“中国天赋最好的全能锋线”、“中国版本的伦纳德”之类的描述,他们期待看到的绝对不止是防守,还有一些进攻端闪耀的灵性火花。

但是小崔在这有限的试训时间里,进攻端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在G联赛集训这种抢饭票的比赛,队友是不会给你球权的,你要自己争取,可是小崔没有把握住这些机会......

像这种难得的机会,小崔应该把握住的,如果这种单挑打进,球探肯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这种投篮机会把握不住,对于小崔来说其实蛮扣分的

这两场比赛看下来给我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如果小崔把那些他该把握的球都打进的话,也许球探们会对他改观,至少在球探报告里会加上一条——“崔永熙能把握好有限的出手机会,他有持球前锋的可塑性,也许给他更多出手权会有更好的产量”。而这也许能帮助他进入芝加哥联合试训名单。

这球很有意思,小崔进了之后,现场收音各种欢呼,一直在鼓掌。其实这就能看出大家对小崔的期待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把握住有限的机会,一方面有运气的干扰,但更重要的还是基本功不到位,如果你有足够坚实的基本功,那么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能更充分降低“手感不佳”、“状态不好”这些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住可观的下限。

让我们结合前因后果来看待这件事。从新秀赛季被寄予厚望,到这赛季裹足不前进步缓慢,再到国际赛场被同龄人拉开了明显差距,小崔回到CBA这两年或许是真的缺练......

当我们加入对照组,也许能把这件事情看得更加清楚。

小崔在G联赛集训之后去了布鲁克林给篮网单独试训,当他询问训练师是不是又要进行一次“4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并且表露出疲态时,这名训练师显得有些不悦。而且他的回答也直指问题的核心——他告诉小崔,别抱怨又是“4小时的苦练”,如果你想要打NBA,那这只是最普通的日常而已。

然后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小崔在第二天的试训结束后,兴奋地给自己表现打满分,他说自己很少有打得这么好的时候。当他分析原因时,他觉得是教练突然让他改打后卫,拿到很多球权让他进入了舒适区。

可是,小崔的分析有些前后矛盾,他的弱点就是传控基本功,那打后卫不应该反而是暴露他的问题吗?

也许,小崔能打出满分试训的真实原因其实可能是——在经过这一段高强度、每天喊累的拉练后,自己的基本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天天泡在这种高强度的比赛对抗中,让小崔开始找回和国际接轨的自信了。

所以,崔永熙这次远赴大洋彼岸的尝试,选秀行情几何真的没那么重要,无缘芝加哥联合试训也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他终于能脱离CBA这个安逸的环境,离开这个让他止步不前的“舒适区”。

曾凡博从点燃回到CBA之后变得平庸,进步也极为缓慢,我想这里边除了有伤病的影响,也许还有被大环境同化的原因。而周琦可能是一个更有代表性的例子,周琦在NBL打球的那两年,他的身体状态和竞技表现肉眼可见达到了生涯巅峰水平,那时候我看到的周琦是亚洲版的戈贝尔。而当他这赛季回到CBA,很明显又变成了另一个人......

小崔接下来还会在孟菲斯为灰熊试训,遇到威姆斯的他指着联邦快递中心说“希望你能看到我两年后在这里打球”。

作为中国球迷,我也希望曾经选中过王哲林、哈达迪,接纳过渡边雄太的灰熊,能够给小崔一个开眼界的机会。

毕竟小崔是现在中国本土的第一天赋,如果他有更大的雄心,那就不应该留在CBA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厂村体工队”看看,有更多NBA、CBA相关考古、评论和人物内容>>

(文/brad)

展开全文阅读